互联网手机仍由谷歌主导 厂商需理智入局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村泉)《第一财经日报》援引手机业者的话报道称,“现有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做手机,过分依靠微博论坛和电商,忽略了终端的消费者洞察和互动,更多的只是空中楼阁。”业者表示,目前互联网手机厂商基本都还在小众市场耕耘,并没有占据主流的手机销售市场,虽然模式很创新,但是在渠道上没有发力,销售还不接地气。
一年多以来,以“互联网思维”运营的手机厂商不下100家。这样的模式与想象中的“颠覆式创新”有很大的出入,手机代工厂商黄华对记者说,国内互联网手机目前只是做一个UI或者ROM,仍然是基于Andorid系统的,主导方仍然是谷歌,但在国外通常是有自主操作系统的。
“至少在销售上未能达到一定的量级。”在深耕手机渠道多年的徐国祥看来,能排到手机销售领域TOP5的手机厂商,在国内的销售量应该在2000万台/年,在全球的销量至少要达到6000万台/年,但互联网手机的量远未进入这个行列。
IHS iSuppli市场调研公司今年8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市场份额排名中,互联网手机品牌总体份额不超过8.1%。在徐国祥看来,对于没有解决渠道问题的企业而言,互联网手机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更多的互联网手机企业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尴尬。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记者表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很难做大,首先,这只能是副业;其次,从一个轻资产公司变成重资产公司,即使将手机生产外包出去,自身也会产生库房、存货等成本,进而会需要投资;第三,互联网企业在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方面会跟不上。张毅表示,做一个事情就要做专,市场总是有高潮有低潮,把握终端市场很难,互联网企业不具备这个基因。
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说,手机业务偏传统,互联网厂商并无对应行业经验。对此,有分析师也建议未来其他想加入终端战场的互联网参与者需要理智入局,尤其要考量巨大的投入能否获取更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