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软件“灵犀”推出 语音门户入口价值初显
在
专家表示,“语音门户”可以导入音乐、视频、地图、购物、搜索等各类功能,具有入口级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语音门户”成安卓新秀
对着手机说一声“宫爆鸡丁”,手机上立即显示出了 宫 爆 鸡 丁 的 菜 谱 ; 告 诉 手机 “ 听 周 杰 伦 的 《 稻香》”,手机立刻开始播放音乐;对着手机说“明天早上六点叫我起床”,手机自动上了闹铃……眼下,朝着手机“自言自语”已不再是苹果用户的专利,安卓用户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语音软件对手机发号施令。
记者发现,眼下各类安卓语音软件功能丰富、各具特色:通过中国移动的“灵犀”,用户可以用语音操控手机,完成打电话、发短信、订闹铃、播放歌曲、打开应用等功能,还能查询航班、酒店、天气、股票、新闻,未来还能查询流量、话费等信息;“搜狗语音助手”功能类似,其报菜名出菜谱、报题目出古诗的出色联想,令人印象深刻;“百度语音搜索”则做到了语音与百度搜索结果的对接,方便快捷。
艾媒咨询C EO张毅认为,如今人们手机上的软件越来越多,想找到有用的软件越来越麻烦,通过语音进行操作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语音门户”可以调动音乐、搜索、股票等多种服务,发展一个软件,可以带动多个软件,入口级价值明显。搜狗、百度、中国移动等巨头纷纷加入,表明“语音门户”已受到业内的高度重视,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入口。
多重技术问题仍需解决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尽管我国本土“语音门户”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技术层面仍需解决多重问题。
首先,语音识别能力仍待加强。记者发现,如果语速稍快或是带有方言口音,各语音软件往往“不知所云”。易观咨询分析师董旭认为,对语音的准确辨识,是实现语音操控的基础。传统输入法,如果输入或辨识错了,错的是一个词,而语音输入只要错一个字整个句意就是错的,这就对准确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外,对于粤语、闽南语等使用广泛的地方语种,也应该纳入识别范围。
其次,流量困扰需解决。记者发现,使用“语音门户”进行操作,语音指令下达后软件总需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反馈信息。张毅告诉记者,由于对语音处理质量要求较高,目前的“语音门户”还做不到本地化。“语音门户”的数据处理都在云端,所有的语音指令要传到云端,反馈信息再从云端回传。如果所有的日常操作都通过语音完成,是非常费流量的。开发者需做好音频压缩技术,把耗费的流量降下来,否则“跑车虽好,太费油”,由流量产生的资费问题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
用户体验决定产品成败
董旭认为,尽管“语音门户”仍面临流量问题的困扰,但随着运营商的竞争,流量资费下降和公共宽带服务普及是大势所趋。伴随着流量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操作都将在云端完成,这也为“语音门户”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语音门户”的兴起,体现了输入方式多元化和系统操作便捷化的趋势。相对于传统的操控方式,语音操控难度大、易出错,对用户体验的要求更高。如果语音操控做不到更方便、更准确,用户体验上不去,那么人们对“语音门户”的喜爱只能是昙花一现。
李永壮认为,“语音门户”应在本土化、差异化上下功夫,发展诸如菜谱查询、餐馆查询这样的特色服务,将用户需求与内容提供商和实体商户对接。同时,鉴于手机屏幕较小,应在最显眼的位置提供用户最需要的结果,这就要求“语音门户”具有较强的内容筛选能力,提供类似百度“框计算”的服务,使用户能够即搜即得、即搜即用。
史广顺认为,在发展“语音门户”的同时,用户的信息安全仍不容忽视。“语音门户”出于操控手机的需要,往往要读取用户手机里通讯录、短信、G PS等私人信息,并将用户的语音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这就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我国在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立法方面仍十分滞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语音门户”企业的监督管理,各企业也应加强自律,严格内部监管,切实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记者 邓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