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 0592-5252353
手机: 18965164500
Email: sales@hyeasy.com
Q Q: 1436492573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其它资讯

防范电讯诈骗大全:九大电讯诈骗手法须细辨

  临近年底,各类电讯诈骗案呈现高发态势。骗子们导演的骗局层出不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你口袋里的钱。

  本报结合近期杭州警方接到的各类电讯诈骗案,梳理出骗子们惯用的九大电讯诈骗手法,供大家参考。

  【常见手法】

  这些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人员、盗用QQ、网购退款、社保退款、购房补贴、网络投资、网银更新、中奖诱惑、购买低价二手车等。

  1、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嫌洗黑钱为由,要求受骗人将钱打入安全账户。

  案例:1211935许,家住浦沿的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怀疑邓女士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要她去银行ATM机进行账户保全操作,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安全账户,女士按照对方提示操作,被转走8.1万余元。

  2、盗用QQ:盗取他人QQ,谎称急需用钱向他人的QQ好友借钱。

  案例:121016许,家住府苑新村的安大姐,上网时收到儿子的QQ消息,儿子要安大姐汇一笔钱,有急用。安大姐没来得及给儿子打电话核实,直接将19.5万元打到了儿子提供的账号里。事后才发现,儿子是假的,儿子的QQ被人盗走了。

  3、网购退款:以网购商品订单错误,需要退款为由,让受骗人进行转账操作。

  案例:129零时许,小姐在新塘街道某娱乐会所办公室上网购物时,对方称曹小姐购买商品的订单号错误,需要退款,结果小姐稀里糊涂地按照对方提示操作,从网上银行转账骗走5.9万余元。

  4、社保退款:以受骗人有一笔社保金可退还为诱惑,进行诈骗。

  案例:121111,家住清波街道的小姐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有一笔社保金要退还给她。小姐随即与短信中留下的电话取得联系,对方自称是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小姐在对方的操作提示下,向对方转账14.9万余元,后发觉被骗。

  5、购房补贴:以受骗人所购房产可申请补贴,但需先交税为诱惑,进行诈骗。

  案例:12916许,先生接到一电话,对方自称国税局工作人员,并称先生购买的商品房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但需先交税。结果,先生向对方指定账户汇款4.9万余元。

  6、网络投资:以炒股有内幕消息为由,让受骗人汇款入会。

  案例:121011许,家住南星街道的钟大姐收到一自称广州某投资公司推荐股票投资的短信,之后钟大姐联系对方,并按要求交了2000元会员费。随后,一自称操盘手的人以需要缴纳启动资金为由,要钟大姐通过网银向对方指定账号汇款4.8万元。钟大姐前后被骗5万元。

  7、网银更新:以网银到期要更新为由,让受骗人登录诈骗网站。

  案例:12101240,家住拱墅区的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尊敬的用户,你的E口令于次日到期,请进入www.ozobc.com维护。中国银行女士遂登陆该网站,并按提示进行操作。后发现其账户内的88万元人民币被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转走,方知被骗。

  8、中奖诱惑:以中奖为诱惑,要求缴纳保证金及公证费。

  案例:129小姐收到一条中奖短信,之后与对方联系,对方要她缴纳保证金、公证费等各类名目的费用,小姐通过ATM机向对方汇款3万余元。

  9、购买低价二手车:以有低价二手车出售为诱惑,要求先汇款进行诈骗。

  案例:12816先生接到一低价出售二手车的电话,心为所动,对方称要先汇款,结果先生汇款3.3万余元,后发现被骗。

  【警方支招】

  防范电讯诈骗做好看、听、问、核

  在打击的同时,警方也提醒市民,要对电讯诈骗保持警惕,做到看、听、问、核。

  看号码前面是否有前缀,号码前有+号、000等都是比较可疑的。

  仔细听对方的口音,如果对方说自己是上海警方的,却是福建、广东口音,那就很可疑。

  当事人可以问对方工作单位、部门、职务、办公地点等,因为骗子基本上都是按照固定剧本来进行诈骗,多问可以让骗子露出马脚。

  当事人还要多核实,比如冒老师、医生诈骗的,就可以打学校固定电话或医院急诊室电话查询。

  警方提醒,政法机关从来没有设立过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有来电要求转移存款到安全账户,那么肯定是诈骗。

  市民也要做好个人和家庭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更不能贪图小便宜上当受骗。

  • 电话咨询

  • 0592-52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