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技术升级:先捡“馅饼”后掉陷阱
进入数字社会,大家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网络,但各位消费者对骗术也要了然于心。
电信诈骗技术升级 年底大玩“先予后取”新伎俩
“猜猜我是谁”、“固定电话欠费”、“邮局包裹涉嫌违规”、“汽车退税”等电信骗术已经OUT了——赤裸裸地要人汇款,越来越多地被手机用户识破。临近岁末,急着捞一把的骗子已升级了骗术。
无独有偶,广州市民
事件:
先汇款20万再要求补税4万
记者看到,网友在评论此消息时多表示,如果不是银行业人士,应该没几个人能搞得明白。网友“东晨晓舟”也感叹:“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同时,也有网友质疑此微博中事件的真实性。网友“霸道-slk”就直言:“发(微博)的人脑残,转(微博)的人锈抖!”
一边是警方官微发布的提示信息,一边是网友的质疑。让人谈“信”色变的微博骗术,到底真实性几何?到账的20万元,是不是真的就会随时消于无形?
记者调查
银行到账短信提醒可能“无效”
如果是到账的20万元,怎么可能未经储户同意就能划走?
就此,记者采访了平安银行资深人士,他表示,由于都是基于人民银行系统,适用于其他行。1.如果银行打账到个人账户,无户主授权同意不能返回原账号。但公司对公司业务,如当天发现错误可不经同意柜台反交易,到了次日则需要户主授权。2.5万元以上金额5点前交易当天到账,5万元以下的4点前交易也当天即到。3.若是短信提醒,则不分现金,转账支票等方式,只以用户账户余额变动为发短信的前提。4.空头支票会出现,但因为无法交易成功,因此银行不会短信提醒用户。5.此时若真,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发信息。
一般不会真到个人账户后未经同意而撤销。
事件:
100元话费当天被“网点返销”
“先予后取”的手法还出现在手机充值上。日前,据市民
正当她纳闷之时,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告诉她,刚才误充100元,要求
令她惊讶的是,当晚10点多,手机又收到发自“106558011766”的短信:“在联通网点充值100元,已被该网点返销。”这也意味着,所谓的100元充值,其实并没有真正到账。“对方只是抛了个诱饵,幸好我没有马上回充或者打钱过去,要不就被骗了。”
毕竟,许多人会退还本不属于自己的话费。
记者调查
“网点返销”即是话费未真到账
就此,记者拨打10010咨询了解到,“网点返销”表明原来充值话费被退回去了。“这就是说没有充值到账,用户的话费账户恢复到充值前的状态。”
对此,
对此追问,广州联通相关人士回应,一旦话费充值到账,个人或代理商都无权限从用户手机账户撤销。该人士亦否认空中充值系统存在漏洞。不过,对